心導管中心


檢查項目

  (一) 左側心導管術:
1. 冠狀動脈攝影:
以各種不同成形的導管,經由導引線及X光透視之導引,將導管從動脈Sheath進入,經股動脈、腹主動脈、主動脈弓至主動脈根部,或者由橈動脈經前臂動脈、腋動脈、主動脈弓至主動脈根部,利用X光不透光之顯影劑幫助將導管前端置於冠狀動脈開口,注入顯影劑利用 X光攝影獲得各種不同角度之動態影像,以期顯示粥狀硬化阻塞的病灶位置、狹窄程度、栓塞範圍及側枝循環等,或先天性的生理解剖異常,以促使病患接受更積極的治療,如內科之藥物治療、氣球導管擴張術(PTCA)、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Stent)或外科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從而改善病情的發展及預後。
2. 左心室攝影:
將導管以相同方式置於主動脈根部,通過主動脈瓣進入左心室,記錄左心室壓力,並注入顯影劑,利用X光攝影獲得左心室之動態影像。提供左心室收縮功能,主動脈瓣及二尖脈瓣對稱型態或損傷之嚴重性,或生理解剖結構上的不正常現象,特別是心室中隔缺損(VSD)的定位,肥厚性心肌病變及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功能改變等。
  (二) 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PTCA】:
與左側導管術相似,將導引導管置於冠狀動脈開口處,利用細微的導線通過病灶處,引導各型氣球導管至狹窄處,將氣球撐開擠壓管壁,使其血流恢復暢通,供應心肌養份,以解除或改善患者症狀,PTCA 之後有時粥狀斑塊會破裂,約有5%會發生急性血管阻塞,供給血流不暢。
  (三) 冠狀動脈血管內支架置放術【Stent】:
安置Stent的過程與PTCA相似,於血管撐開後置放"支架"撐開血管壁,使其血流恢復暢通,並減少再狹窄率,以解除或改善患者症狀,達到較良好之效果,安全度亦較高。

  (四) 動靜脈廔管攝影及血管氣球擴張術:
動靜脈廔管攝影是診斷廔管疾病之最好方法,檢查方式是以動脈注射之方式於放射線底下注射顯影劑,以得知血管栓塞之情況,並依攝影之結果醫師會建議是否施行外科手術或氣球擴張術。而氣球擴張術施行方式是以氣球導管置於血管狹窄處,進而將氣球導管加壓擴張治療之。
  (五) 周邊動脈攝影檢查:
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PAOD)的發生,常導因於動脈粥樣硬化或一些炎性反應過程逐漸導致動脈血管的狹窄或因急性栓子掉落導致的急性栓塞。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煙,及老年人口數的增加而導致周邊動脈阻塞,造成病患肢體缺血而產生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甚而肢體缺血性壞死的病例也隨之增加。此項治療醫師會從鼠蹊或手部的皮膚穿刺進行治療,利用導管進入血管,通過狹窄的地方,充氣撐開血管,讓血管變寬、血流變順暢,醫師會看您血管狀況來決定是否需放支架支撐血管,此手術採局部麻醉,復原時間快。